↑TOP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ohmybear(ohmybear) 一般網友
發文: 88 經驗: 497
發表於 2024-06-26 16:57
酷碼科技MAX系列機殼以預裝高度客製化的散熱器及電源散熱器而聞名,於近期再度推出首款支援ATX主機板的TD500 MAX機殼。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此前酷碼MAX系列推出過兩款ITX機殼產品NR200P MAX及NCORE100 MAX,針對較緊湊的內部空間提供合適散熱規模的客製化散熱器、電源,且水冷管、電源線長度皆針對機殼而設置,最大程度簡化使用者選購「合適」零組件的過程。
 
本次推出ATX機殼的TD500 MAX,在相對餘裕的內部空間內,一樣預搭載合適散熱規模的水冷散熱器及電源,線材方面則是提供獨家兩段式電源接口,強調簡單使用,也算是以不同方式來縮短使用者安裝所需時間。
 
TD500 MAX 以2023年推出的TD500 MESH V2為基底打造而成,但因為搭配獨家兩段式電源接口,部分零件需重新開模,可不是單純舊機殼回收利用這麼膚淺啊!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外觀維持MAX系列特色之一的槍灰配色(但NCORE100 MAX額外有古銅色可選)。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一側使用玻璃側板,帶有產品型號字樣及TD500的幾何紋路。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正面為細緻的Mesh網孔,未搭配防塵網僅以細小孔洞防塵,可安裝3顆12cm風扇,出廠時已預裝水冷散熱器及風扇在前面板。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網狀面板採用菱形凹凸紋路,底部配有酷碼LOGO形狀裝飾,簡約有型。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IO位於機殼斜上方,USB提供2個5Gbps TYPE-A、1個10Gbps TYPE-C,開機鍵一樣為酷碼六角形LOGO,另配有燈效切換及重開機共用按鈕。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機殼上蓋附有PVC磁吸濾網,可裝3顆12cm或2顆14cm風扇。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拆除前面板後可看到3顆預裝風扇,為目前酷碼RGB風扇中最高階的Mobius 120P ARGB。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另一側板為純金屬側板且無任何開孔。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採用電源下置結構,後排風可安裝12cm風扇且已預裝CF120 ARGB風扇,PCI-E槽則是提供7槽且皆提供可重複利用擋板,中間也無遮擋可安裝各廠顯示卡直立支架。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玻璃側板為卡扣固定,拆除後方固定用手轉螺絲後即可向外拆除。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因為TD500 MAX已預裝水冷散熱器及電源,故配件提供了水冷扣具、品字電源線及硬碟滑軌配件等。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TD500 MAX主打特色之一為獨家兩段式電源接口,故另附4條第二段電源線,包括主機板24P、CPU 8P、4+4P及PCI-E 8P。線材採用目前流行的壓紋線,質地較為柔軟且便於彎曲。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背面可見第一段電源線也已經預裝至指定位置上。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預裝金牌認證的GX II 850W全模組化電源,支援ATX3.0及提供12VHPWR電源線。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除CPU8P、4+4P及主機板24P第一段線材已連接外,IO、風扇/燈效線材也已預裝至集線器。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電源所附線材包括STAT電源線已全數裝至電源上,且已經塞好至合適位置,不影響底部硬碟架安裝,也可以依使用者需求拆除用不到線材。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12VHPWR線材使用編織網包覆,同時TD500 MAX提供單一PCI-E 8P,使用者自行選擇要使用哪種顯示卡供電方式。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水冷散熱器的冷頭被厚重泡棉保護妥當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TD500 MAX預裝水冷安裝機殼前方,但酷碼有考慮到水冷壽命問題,水冷管是朝向下方安裝,這點值得給讚。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散熱器為訂製款Atmos 360 AIO,為當下酷碼家的旗艦款AIO散熱器。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訂製款Atmos 360 AIO除了水冷管長度針對冷排朝下安裝設計外,亦改用加厚的38mm厚冷排及搭配風扇從SickleFlow Edge 120 ARGB提升至較高階的Mobius 120P ARGB風扇,整體散熱規格比市售版Atmos 360 AIO更高。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從電源艙上方開孔可隱約看到電源上的酷碼LOGO及字樣。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原本TD500 MESH V2電源艙側邊為觀景窗開孔,在TD500 MAX則改特色之一的獨家螺絲收納側窗,會用到的SSD安裝螺柱、主機板螺絲等皆收納於此,拆裝過程不用再到處找螺絲。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去年參觀酷碼總部時,TD500 MAX原型機上的兩段式電源接口還是用膠水黏的,正式版已改用卡扣方式固定於機殼上。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接著準備裝機!TD500 MAX上蓋維持可拆設計,在降低安裝難度上提供了加成效果。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首先安裝好主機板及水冷散熱器,酷碼預設固定水冷管的位置,大致上能剛好閃過顯示卡。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接著安裝主機板及CPU電源線,只能說的確相當輕鬆愜意。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TD500 MAX在前面板安裝風扇及厚冷排的情況下,最高還是能裝38cm長的顯示卡,足夠安裝多數市面販售的顯示卡,這裡先暫以30.5cm長的A770 Phantom顯示卡做示範。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雖然30.5cm的長度還不足以搆到水冷管,不過目測使用更長的顯示卡還是能順利跨過水冷管,基本無干涉問題。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不過...A770 顯示卡使用兩個8P電源,TD500 MAX只提供單一8P接口及線材,無法使用雙8P的顯示卡。
 
個人也認為這應該是TD500 MAX的主要短版,因為單8P及12VHPWR線材明顯係針對40系顯示卡設計,對於NV 30系列或更之前的舊款顯示卡、AMD陣營顯示卡的支援度可說是零。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上方空間目測還是能安裝360水冷,280水冷就可能會對線材及主機板元件造成干涉,但畢竟TD500 MAX已經預附CPU用的360 AIO,上方還是建議只安裝風扇協助排熱即可。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整個裝機過程大致不會動到背面線材,雖然出廠時的整線略顯凌亂,但至少可以完全不花時間去整理。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最後還是以使用12VHPWR接頭的4070S白色短卡完成裝機,這一點白也算起到跳色效果啦!
 
如果搭配更長的顯示卡就能遮蓋住水冷管走線位置,對於外觀能起到加分效果。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通電!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之前聽聞有使用者說水冷安裝於前方且水管朝下會影響水冷管走線美觀,不過TD500 MAX的水冷管在記憶體側與主機板24P電源線形成X形狀交叉,個人認為也是具備還不錯的外觀。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裝上玻璃側板。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以下幾張照片分享。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最後是簡單效能測試,於室溫約26度的冷氣房進行。
 
處理器:i5-13600K @預設值
主機板:ASUS Z790 Dark Hero
記憶體:美光 DDR5600 16G*2
顯示卡:ASUS RTX4070 Super W Dual
電源:TD500 MAX內附GX II 850W
散熱器:TD500 MAX內附Atmos 360 AIO 訂製款
機殼:TD500 MAX
散熱膏:Arctic MX-4
 
雙烤FPU及甜甜圈下測得CPU Package溫度為77度,P核心平均73.6度,風扇約2000轉,看起來尚未發揮全力。顯示卡為溫度72度、熱點83度、記憶體74度,風扇轉速也約2000轉,整體功耗為處理器150w加上顯示卡220w共約370w。散熱效能個人認為符合預期,也應該能應付多數主流配備。
 
顯示卡溫度略高但應該還能接受,推測是機殼進風經過冷排已是散熱過CPU的熱空氣故影響顯示卡溫度,如果在頂部安裝排風扇應能稍微改善。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只用i5-13600k測溫似乎有些不盡興,畢竟TD500 MAX用上目前酷碼家最旗艦的ML Atmos360且加厚冷排及升級風扇,讓人稍微想測試一下極限。
 
於是請出i9-14900K QS及RTX4080 Super顯示卡,順便將散熱膏改為MX-6,一樣在約26度的冷氣房內測試。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處理器:i9-14900K QS @PL1=PL2=280W
主機板:ASUS Z790 Dark Hero
記憶體:美光 DDR5600 16G*2
顯示卡:ASUS RTX4080 Super Proart
電源:TD500 MAX內附GX II 850W
散熱器:TD500 MAX內附Atmos 360 AIO 訂製款
機殼:TD500 MAX
散熱膏:Arctic MX-6
 
一樣雙烤FPU及甜甜圈,測得CPU Package溫度為90度,P核心平均85.625度,此時CPU風扇轉速已拉到Mobius 120P ARGB的上限2400轉左右。顯示卡溫度跳動幅度稍大,約在溫度74~77度、熱點92~97度、記憶體72~74度徘徊,整體功耗為處理器280w加上顯示卡310w共約590w。在頂規CPU加上次頂規顯示卡雙烤的情況下,功耗都還在搭載的GX II 850ws能處理的範圍。
 
GPU溫度尤其是熱點較高的原因也如前述,推測是機殼進氣經過正在烤FPU的冷排已先加熱過一波,如果在頂端安裝風扇協助排熱,顯示卡應該能再低個幾度。不過以密閉機殼內加上與14900K雙烤的情況下整體溫度都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可見加厚冷排及升級Mobius風扇皆有明顯助益。
 
MAX系列ATX首款 酷碼 TD500 MAX
 
心得
 
TD500 MAX的諸多裝機友善設計讓整個組裝過程輕鬆愉快,省去許多各種翻滾機殼、插上各種線材的時間及力氣,搭配的水冷散熱器及電源也都是符合主流規格的一時之選,裝機體驗良好,十分適合注重時間效率及以簡單易用為訴求的使用者。
 
短版個人還是認為TD500 MAX身為標準ATX機殼,內部零件選擇較ITX版MAX機殼靈活多元,但成套販售多少會降低DIY PC的樂趣。此外是對於非NV 40系/非12VHPWR電源接口的顯示卡支援度不足。
 
但整體來說TD500 MAX具有不錯的CP值,在標準版機殼、水冷散熱器及電源組合的基礎上,提供客製化水冷,冷排加厚且風扇升級;電源則具備兩段式電源接口方便裝機設計,且與個別市售品一樣提供機殼2年、水冷5年含漏液、電源10年保固,並無因成套販售而縮水,值得給予好評。
 
 
YoShow(YoShow) 一般網友
發文: 129 經驗: 364
發表於 2024-06-27 16:45
散熱是真的滿重要的,尤其是現在夏天動不動室內就將近40℃的高溫,不過熱對電腦也會好一點

ePrice留言

訪客
 通知發文者有新的回覆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