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簡單測試(yeeztest) 一般網友
發文: 29 經驗: 338
發表於 2023-12-18 20:10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外接螢幕數量與 Apple 處理器等級有極大關係。

眾所皆知,蘋果自家研發的 M 系列晶片以其高效能和低功耗的雙重優勢,震撼了傳統巨頭 Intel 和 AMD,使得電腦市場局勢瞬間改變。

雖然蘋果用戶享受著 M 晶片帶來的極致體驗,但也應該有注意到蘋果將 M 晶片細分為 M1、M1 Pro、M1 Max 的精準刀法。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M1 晶片支援的外接螢幕數量卻比末代 Intel 還要少得多。

現在 2023 年,隨著 M3 處理器的發表,蘋果也表明 M 晶片的 Pro 和 Max 定位不僅在效能上有差異,連外接螢幕數量也有所區別。這是許多消費者在選機時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大重點。

以搭載基礎款 M2、M3 系列晶片的 MacBook 為例,透過內建 HDMI 或 Thunderbolt 最多只能外接一部顯示器。而進階款的 M2 Pro、M3 Pro 最多只能外接 2 部螢幕。至於頂規的 M2 Max、M3 Max 則能夠外接 4 台螢幕,定位切分相當明確。

不過早在 M1 發表的時候,國外網友就發現可以透過 DisplayLink 協定來實現 M1 多螢幕解決方案。這個解法沿用到第三代的 M 系列處理晶片依舊可行。不過就目前為止,搭載 DisplayLink 協定的擴充埠依舊少之又少。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紙盒包裝唯一印有圖示的就只是這張產品資訊。

來自美國的品牌 Targus 就是少數擁有該協定的周邊廠商之一。他們家產品 DOCK182 總共搭載 2 孔 DP1.2(4K@60Hz) + 2 孔 HDMI 2.1(4K@60Hz)和多達 4 孔 USB-A 連接埠,是一款能夠滿足雙螢幕需求與多用途的 USB 擴充埠。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變壓器體積幾乎快跟擴充埠本體一樣大顆。

盒裝內容物的排列順序由左至右為:變壓器電源線、供電用變壓器「群光 Chicony A18-150P1A」、主機本體「泰國製 Targus DOCK182USZ-86」、Targus 的 A 與 C To C 雙介面上游連接線,以及一張雙面印刷的英文彩色說明書。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全外殼採用塑膠材質。

頂蓋上的紋路設計是可以觸摸得到的,右下角 Targus LOGO,旁邊配備了一顆按壓式的實體電源鍵,方便使用者啟動或關閉裝置。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底部左右兩側有膠條來起到防滑作用。

底部周邊設有散熱孔洞,以促進散熱效能,還有 2 顆鎖孔供固定使用。機身本體的製造地點為泰國或是台灣製,而這也是 Targus 產品特色之一。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機身左側。

在擴充埠的左側,靠近頂部位置留有散熱開孔,清楚標示有 DisplayLink 協定,最高支援 4K 解析度螢幕輸出。這款擴充埠還支援全球通用的肯辛頓鎖孔,用以起到防盜作用。Targus 他們家也有生產相對應 Kensington 規格的安全鎖裝置。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機身右側。

機身右側配備了下游端子 USB-A 3.2 Gen 1,提供高達 5Gbps 的傳輸速度,還支援 BC1.2 快速充電協定。不過由於手邊缺少 A To C 線材,無法實測最大支援的充電瓦數為多少。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機身正面。

正面配備了下游端子的 USB-C 3.2 Gen 2,能夠實現目前主流 10Gbps 傳輸速度。這孔 USB-C 非常適合用來傳輸大容量檔案、接續高速硬碟來直接進行修圖和剪輯工作。稍微可惜的是這顆 C 孔並不支援 DP Alt Mode 螢幕輸出協定,因此無法透過這孔位來外接螢幕。另外,旁邊還有一孔 3.5mm 音訊輸出與輸入插孔,提供更多音訊連接選擇。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機身背面。

幾乎所有插孔都位於裝置背部,包括 3 孔 USB-A 3.2 Gen 1,提供 5Gbps 傳輸速度,非常適合拿來接續視訊鏡頭、有線鍵鼠,或者隨身碟的檔案傳輸。還有一孔 RJ45 乙太網路孔,支援最大速度達 1Gbps 的有線網路連接。

DOCK182 的亮點在於搭載了 DisplayLink 協定的 2 個 DP 1.2a 和非滿血頻寬的 HDMI 2.1,最多可以同時輸出 2 顆 4K@60Hz 的外接螢幕。

接著是一孔上游端子的 USB-C 3.2 Gen 2,提供 10Gbps 的傳輸速度,同時支援 PD 3.0 100W 通用充電協定。這就意味著只需要透過一條傳輸線,就能夠實現檔案傳輸和筆電充電的雙重功能。
 

總整理一下 DOCK182 所有接孔:

  • 上游端子

    • 1 x USB-C 3.2 Gen 2

  • 下游端子

    • 1 x USB-C 3.2 Gen 2

    • 4 x USB-A 3.2 Gen 1

    • 1 x Ethernet 1000M

    • 1 x 3.5mm Audio In / Out Jack

    • 2 x DisplayPort 1.2a

    • 2 x HDMI 2.1

    • 1 x DC Out 19.5V

    • 1 x DC In 20V

    • 1 x K-Slot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MacBook Pro(16 英寸,2023 年)

以編輯我自己的工作主力機 MacBook Pro M2 Max 來說,其實可以靠筆電本身的 3 x Thunderbolt + HDMI 2.1 接孔就能輸出總共 4 顆外接螢幕,但也因為蘋果電腦已經捨棄掉傳統 USB-A 全部改為 USB-C 通用介面,所以在很多時候還是得經由外接裝置轉接使用,而 DOCK182 足夠豐富的 USB-A 數量,好用之處也能夠體現在這方面。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只要透過 DOCK182 一線搞定所有外接設備。

Targus DOCK182 只要一經通電就會恆亮藍色 LED 燈號,起到裝置開機的辨識作用。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DisplayLinkManager 只有純英文介面。

不過要真正可以完整使用連接埠所有功能,還得安裝 DisplayLink 官方驅動程式才能成功輸出螢幕畫面。並且記得打開「Additional HiDPI modes」選項來啟用 macOS HiDPI 也就是所謂的點對點顯示,可以有效解決字體過於模糊的問題。另外,DisplayLinkManager 也支援螢幕旋轉顯示,如果有螢幕的直立顯示需求,一樣可以透過這套軟體來做旋轉螢幕畫面。最後,我也測試了 MacBook 的休眠喚醒,可以正常啟用沒有任何問題。

我找到了!MacBook 蘋果電腦多螢幕解決方案 - DisplayLink 協定 Targus DOCK182 擴充埠開箱評測

➜ 回到家,周邊不用另外接筆電就是爽!

我自認為蘋果真的走得太前面,但這也導致很多周邊設備還沒跟上 USB-C 介面的步伐。選擇使用蘋果電腦,有 90% 用戶都一定會花錢買轉接線來配合周邊產品延續使用壽命。不過與其都是要花錢,選擇一款有 DisplayLink 的擴充埠大概也是蘋果用戶的天命了,誰叫蘋果刀法如此精準呢?

所以無論是使用進階款的 Pro 還是頂規版 Max,或者是有朋友需要擴充埠的建議,我強烈推薦蘋果用戶考慮挑選搭載 DisplayLink 協定的裝置和線材。雖然可能目前用不到,但這樣的選擇絕對能夠確保未來的需求。當然,如果有 Thunderbolt 加持就再好不過了。另外,Targus DOCK182 不僅支援 macOS,還支援 Android、Windows、Ubuntu 作業系統,官方都有在做驅動程式的更新與維護。

最後說一下,我自己的外接螢幕解析度最高可以正確輸出 3,440 x 1,440@100Hz,但使用起來肉眼還是可以感知到輕微鈍挫感,跟直接連接筆電外接顯示器的感受有些不同。或許這也是使用 DisplayLink 多螢幕輸出的某種取捨啦,使用體驗參考一下。

 

此文為廠商邀約,體驗心得沒有被廠商介入,皆為真實主觀心得分享、簡單測試。



 

ePrice留言

訪客
 通知發文者有新的回覆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