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span style="font-size:15px;"><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331318aacc6958ed9ba4e6aecf806b3.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331318aacc6958ed9ba4e6aecf806b3.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intel 14nm CPU終於在11代CORE迎來終末,不只迎來了架構的升級,提升了19% IPC,TVB、ABT讓CPU智慧調整時脈頻率,在溫度許可下支援更高的時脈,但對剪接師專職的我來說,最期待的大更新莫過於Xe繪圖架構的升級了,尤其2021是相當特別的一年,在購買不到獨顯的情況下,內顯反而更加顯得重要,今天除了要測試UHD 750對比UHD 630的進步以外,還要來進行我相當感興趣的4K影片的編輯轉檔測試!</span></div> <p id="ffa205dd-a1e7-426a-9fba-b66677b84933"> </p> <h2 id="812b97ae-1e4b-4eb5-ab72-64bf53d426c7"><span style="font-size:17px;">💬 UHD 630 交棒成功</span></h2> <p id="603f46e8-2c0e-4d88-928e-8c2e20611574"><span style="font-size:15px;">去年在筆電推出Xe-96 EU時就對這次效能的進步感到相當驚訝,因為UHD 630這個老屁股在經歷了8、9、10代,如果再算上7代的HD 630,那就整整跨了4個世代了!而現在大招終於憋出來,UHD 630成功交棒下台一鞠躬了,不過後來公佈了桌上版本內顯閹割到32 EU,這刀砍得這麼大,不免還是讓人覺得失望。</span></p> <p id="dc1eb876-d0ff-4411-bc79-d7da5b431ceb"> </p> <hr id="76c5887f-eb3a-44a5-9a4e-ed6044851dee" /> <h2 id="23a753b7-eac0-482b-b5ff-cfeb680ec2e8"><span style="font-size:17px;">💬Intel UHD graphics 750 完整的多媒體支援</span></h2> <p id="5586574d-3187-4240-9889-a3efbedcb277"><span style="font-size:15px;">那全新的Xe繪圖處理器UHD 750有哪些比較重要的規格:</span><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22ba48aa560b368e8a32ccd751419c9.pn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22ba48aa560b368e8a32ccd751419c9.pn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表上可以看到Xe-96 EU的規格確實明顯高於UHD750,反倒UHD630跟UHD750規格上沒有拉開太多差距,更不用說24EU的UHD730了。</span></p> <p id="c478acf9-c406-4116-a4a3-da09de8d8f8f"> </p> <hr id="c80839a7-fedc-4469-8386-ae4cdcbb5d65" /> <p id="dc285ed4-948a-4030-9954-8e882eedbfb7"><span style="font-size:15px;">但我最在意的其實是這次新顯卡的編碼解碼能力,這可說是目前支援最完整的多媒體能力了,先來看看以下關於解碼部分的效能。</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e61c2bf599c6b4d5696d542a973392a.pn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e61c2bf599c6b4d5696d542a973392a.pn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c8879d6ae0c39f26969b91f56bb850a7.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c8879d6ae0c39f26969b91f56bb850a7.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UHD 750 播放4K VP9 24P影片,無掉格完整流暢。</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341d217c5334a2828fd88fd5a822797.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341d217c5334a2828fd88fd5a822797.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UHD 750 播放8K VP9 30P影片,無掉格完整流暢。</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63823fca73fcce99b2b9b08de5c97ee2.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63823fca73fcce99b2b9b08de5c97ee2.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UHD 750 播放8K AV1 60P影片,無掉格完整流暢。</span><br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HEVC硬體編碼解碼來到了12bit,連最新的AV1都可以進行解碼,基本上可以播放到8K AV1、8K VP9可以說目前串流影音界已經可以暢遊無阻看到爽了,目前主流串流影音平台高畫質水平的串流影片,都脫離不了以上這些編碼的影片 (h.264太主流就不提了)。</span></p> <p id="732ec59a-0c5d-402e-9af7-509075d6ec30"><span style="font-size:15px;">簡單來說,你可以用UHD750在Youtube、Facebook、Netflix這些平台觀看到畫質最高的影片,畢竟AV1就是在同樣的檔案流量下可以有更好的畫面解析力,以多媒體能力來看,同樣有這種解碼能力的就是RTX30系列顯卡了。</span></p> <p id="c5198ef2-cb7d-47dc-bd85-9b28e0520936"> </p> <hr id="b3f34cce-0386-4eb7-b182-bca2379a3b39" /> <h2 id="431d3738-2e7b-4bc4-a466-c33a13043420"><span style="font-size:17px;">💬i9-11900K測試平台</span></h2> <p id="1c520335-304a-4eaa-b515-b235a764df92"><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進實際測試前,先來了解一下這次的主角</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c03d32f973e2703fbac85bd87f9996e4.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c03d32f973e2703fbac85bd87f9996e4.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ce367b0f78049ad358f2621b1ffcef40.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ce367b0f78049ad358f2621b1ffcef40.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p> <p id="8cbae942-5b0f-44d0-97b2-11c5f090f3ff"><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CPU:</strong> intel i9-11900K</span></p> <p id="cc4ce55d-64d5-4db8-9927-88bd19d78172"><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主機板: </strong>Gigabyte Z590 AORUS TACHYON</span></p> <p id="4d4098ae-55fb-450c-a37e-99a0adb75c1f"><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記憶體: </strong>ADATA XPG 16G 3200 D10 8G X 2</span></p> <p id="ffc44166-a76a-4dd8-b350-b7ef7d93bd08"><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硬碟:</strong> WD M.2 藍標 SN550 500G</span></p> <p id="d3c657f8-4254-4176-b65f-4ec91cda7efd"><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散熱: </strong>酷碼 MasterLiquid ML360 V2 水冷</span></p> <p id="a3788805-373d-49f7-b03f-8149852d8f88"><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電源:</strong> ADATA XPG CORE REACTOR 750W</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2126fa051215bd6bcf341e45a3176a66.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2126fa051215bd6bcf341e45a3176a66.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ae1761e1c85c426a1834752c8f6f60cf.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ae1761e1c85c426a1834752c8f6f60cf.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真的是我用過最威的主機板了...12相供電,每組還能承受100A的電流,各種方便超頻的功能、切換的開關、雙BIOS、豐富的IO介面、WIFI 6等等...可說是專為超頻而生的主機板,可惜今天只用來做影片剪輯測試😂</span></p> <p id="c8081914-59ae-4e37-b1ad-512af6a4e035"><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d6476949054e80fb2ae5e95eac63194.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d6476949054e80fb2ae5e95eac63194.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497201138f2c03e27f2114286fd8e1b.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497201138f2c03e27f2114286fd8e1b.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機囉~360水冷排感覺就是威阿!!感謝intel的贊助!!</span><br /> </p> <h2 id="86d72fa2-50d7-4c4d-8c8e-8ff4a171d25c"><span style="font-size:17px;">💬CPU性能簡單測試</span></h2> <p id="1d60eccf-6c63-43a1-9a58-7457dc27c78d"><span style="font-size:15px;">關於TVB、ABT將它設定為開啟,但溫度雖然官方寫了100度安全運作,但我還是怕怕的,溫度牆設定在95度;另外跑分終究是參考用,實際效能當然還是要在實際程式中體驗才知道。</span><br /> </p> <p id="1128f112-488d-453c-a011-687d0d9fbdf8"><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CPU-Z 跑分:</strong></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18be4c9418ca90fa17050a996bb8d690.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18be4c9418ca90fa17050a996bb8d690.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p> <p id="860d36bd-746d-4695-a011-c54f4a81fcda"><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Cinebench R23 跑分:</strong></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708e6fb47a3c391884ca2f8912bb61f.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708e6fb47a3c391884ca2f8912bb61f.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跟廣大3C評測主們做出來的結果差不多,有24執行緒的3900XT在多核上多出許多優勢,單核則是時脈更高的i9系列效能更好,不過我i9-9900K的平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服役中的電腦,不是重灌的新系統,分數好像比大家測得又低了不少。</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2f257404ad406fb55fe7405be523559.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2f257404ad406fb55fe7405be523559.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cine 功耗 單核 穩定5.jpg" title="cine 功耗 單核 穩定5.jpg"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Cinebench R23的10分鐘單核測試中,時脈穩定1顆維持5.3Ghz,所以單核成績在上面表格中i9-11900K算一支獨秀了。</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5bb6c460bbeb71d1a1236ba4f5373890.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5bb6c460bbeb71d1a1236ba4f5373890.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i9-11900K燒機十分鐘溫度最高83度,但沒有長時間持續維持5.1Ghz,CPU燒機最大功耗224w,再調高溫度牆的話我相信功耗可以更高,高功耗算是11代比較大的弱項,也代表14nm的優化算是到頭了,intel對於功耗這塊可能已經放飛自我,為了換取到更高的效能😂</span></p> <p id="b562a958-c52b-420c-88e8-21a80582ef83"> </p> <h2 id="e5a72372-9bf6-4b6d-882f-8589f2f29c82"><span style="font-size:17px;">💬內顯遊戲性能簡單測試</span></h2> <p id="ed615720-6091-4cf7-bba1-e830e5f898f0"><span style="font-size:15px;">雖然內顯跑3A遊戲作品沒什麼意義,但成績方便大家比較UHD750跟UHD630的性能。</span><br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3D Mark 基準測試:</strong></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31af4d663405cc1671191cc1538b465.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31af4d663405cc1671191cc1538b465.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UHD750分數對比UHD630增長約62%,進步極大。</span></p> <p id="a5797fe2-4df1-4ada-9504-93624a5ac30f"><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遊戲平均FPS:</strong></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bcb7257e6d4c84c7359fd22ea258ec95.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bcb7257e6d4c84c7359fd22ea258ec95.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型遊戲UHD750也有至少40%以上的進步,電馭叛客2077因為UHD630一直閃退無法進入遊戲直接給0,其他遊戲都有超過FPS30以上達到勘玩的水平,老實說提升是巨大的,大概是獨顯GTX750的水平,但說要拿來玩遊戲那倒是還差地遠。</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159dde4b017c1c2ff21b0559df9ec9a4.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159dde4b017c1c2ff21b0559df9ec9a4.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玩玩競技類網遊或是2D獨立遊戲還行,在3A遊戲為了提高FPS犧牲掉畫質,那種傷眼的畫面還是不忍直視...還是別用內顯玩3D遊戲吧。</span></p> <p id="1f855325-47bf-49e0-a8e3-d9885493e09c"><span style="font-size:15px;">不過以上測試中分數的進步讓我期待,希望在等下影片剪接的主要測試中也能看到這巨幅的進步,接著就進入今天的主要題目。</span></p> <p id="05113fc1-ffbd-442b-8eae-2ba32a38b9bb"> </p> <h2 id="883952cc-15b2-4cd2-bea6-a7bd152097fc"><span style="font-size:17px;">💬測試前先認識今天的素材主角</span></h2> <p id="c3d7dda0-f381-457e-b7cd-ba775c525846"><span style="font-size:15px;">以輕4K剪輯為目標,我準備了三種檔案素材格式,都各有許多不同鏡頭的素材,不過ProRes算是對照組啦,這不是一般手機拍攝時可以取得的檔案,而是要到單眼或是攝影機才有的格式。</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cbdea587c0d86d1569ef60e1f5fab3f.pn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cbdea587c0d86d1569ef60e1f5fab3f.pn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準備三種格式也是想看看,不同格式之間是否對流暢度有不同的差異,但對我們剪接師來說是不太喜歡看到h.264、h.265這種Long-GOP的檔案,所以除了ProRes的格式其他都相當不利於剪輯,所以一定要開啟premiere的硬體加速,利用硬體的解碼能力進行預覽跟運算,讓UHD750跟UHD630也可以順利剪輯。</span></p> <p id="e48bb028-d1da-4366-9ad2-4c6f187043e9"> </p> <h2 id="101e365c-31c4-4edc-94c3-033009365ae9"><span style="font-size:17px;">💬4K預覽及轉檔的表現</span></h2> <p id="0b8bdcb4-1696-458c-ab08-b3d4e2c14eba"><span style="font-size:15px;">剪接的預覽表現以Premiere pro 2020為主要測試軟體,因為其他的剪輯軟體一來使用者較少,二來沒有可以直接切換品質的選項,那本來想使用premiere最新的2021版本,但聽說2021對新內顯的支援性還未完善,而且測試中屢次遇到畫面凍結,所以還是先以2020版為主。</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1632e6c3ea38d55af600be5458b7e44d.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1632e6c3ea38d55af600be5458b7e44d.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prores HQ 對比11900s.jpg" title="prores HQ 對比11900s.jpg" / /></p> <p id="15ace18b-d9af-481c-944f-6e8757116935"><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們將premiere預覽的品質設定在<strong><mark>Full</mark></strong>,也將板手的<strong><mark>High Quality Playback</mark></strong>的功能開啟,確保預覽的畫面在最高畫質,因為沒開啟的情況,讓影片降品質的話內顯當然剪得動沒有問題,連同UHD630都可以順利剪接,不過這樣就直接破關也不用測了😑。</span><br /> </p> <p id="a6844327-05c7-4a25-b702-3d546ad049ae"><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Premiere pro 4K 24P 預覽FPS:</strong></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a206ad41cbd6cb99514d76a93c22116.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a206ad41cbd6cb99514d76a93c22116.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來想看看在不同素材間是否會有不同的預覽速度,但目前這樣看是這些素材在預覽速度上並沒有差異,那1、2格的差異也在誤差值內,兩張內顯都處於滿載狀態,但CPU則是只有prores檔案處於較高的負載,預覽h.264、h.265負載都很低,果然有硬體加速加持還是有差。</span><br /> </p> <p id="59d36e01-a322-455d-b1ba-283aac3a9173"><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Premiere pro 4K 50P 預覽FPS:</strong></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7e4d8ecb96d9d859a040856f49191642.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7e4d8ecb96d9d859a040856f49191642.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格率50P的素材部分,兩張內顯播放時都是滿載狀態,CPU也同樣只有prores有較高的負載,雖然有著不同的bitrate跟格率,不同格式間FPS也沒有變化,所以目前效能的屏障還是卡在內顯的處理速度上。</span></p> <p id="b48a05f5-a4ee-4359-8655-5811c5633c1c"><span style="font-size:15px;">兩次的預覽測試中,結果是UHD750都比UHD630高出60%左右,跟剛剛的遊戲性能差不多,提升都很大,但要直接使用最高畫質剪輯還是行不通,需要適時降低品質才能流暢預覽。<br /> <br /> 不過預覽對比中也能得知,在隨手可拍的輕4K影片拍攝上,到底要選擇相容性高的h.264,或是同畫質但檔案更小的HEVC,現在只要你是用premiere剪輯...</span></p> <h3 id="10d85920-01e1-4762-a568-c9260388df98"><span style="color:#FF0000;"><strong><span style="font-size:17px;">那可以安心選擇h.265(HEVC)編碼</span></strong></span></h3> <p id="9650271e-1c3c-4efb-8c84-56a0cf24d431"><span style="font-size:15px;">剪接時的差異只在響應速度!!先看完成績,等下再來說響應速度是什麼。</span><br /> </p> <p id="e6f5d002-740c-43b1-b35e-751b2c338df5"><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Premiere pro 4K 50P 預覽FPS:</strong></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6aa2876e7277a60f6ae095500fdd5b42.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6aa2876e7277a60f6ae095500fdd5b42.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裡測試的是如果多加了調色表現如何呢?如果開啟HQ預覽FPS來到個位數,已經不算能夠編輯剪接了,預覽看看靜態還行,當然就算是關閉了HQ也不是可以編輯的程度,尤其這時確實能看出兩張內顯的處理能力,EU多還是比較吃香一點。</span></p> <p id="0ef8a9cd-3278-4658-ab7c-1e69eac0a438"><span style="font-size:15px;">影片有時候想做出風格難免要為影片調色,吸貓君在這裡建議,如果要加調色可以額外使用Adjustment layer,依照上表結果只要不開啟HQ,那就算是內顯也有很好的表現,利用Adjustment layer隨時開關特效,保證事半功倍,大大提升效率,讓你用內顯也能做到輕4K剪輯。</span></p> <p id="10c03314-af1c-40bb-a050-6e3ae4f65781"> </p> <hr id="35829255-bb65-4477-911f-66c818f85893" /> <p id="5a0f0d1e-05ba-4981-95f2-153f4fdec1b9"><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HandBrake 4K 轉 4K bitrate 20mb VBR測試:</strong><br /> HandBrake的轉檔測試中,我們挑了軟體內支援QSV加速的h.264、h.265、h.265 10bit做比對,輸出品質都一樣是4K 20mb VBR。</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1432539887bb09fc2040231dfa3a5d6.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1432539887bb09fc2040231dfa3a5d6.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測試中i9-11900K UHD750高出i9-9900K UHD630約30%左右,編碼越複雜就越能拉開差距。</span></p> <p id="2026be67-b1f9-476e-8d2b-bab8aa29935c"><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Media Encoder 4K 轉 4K bitrate 20mb VBR測試:</strong></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5201d4e497364a56278f24056ab01fe7.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5201d4e497364a56278f24056ab01fe7.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跟HandBrake情況大致相同,素材都是同一組,但速度比Handbrake慢了些。<br /> 兩套軟體測試,i9-11900K UHD750同樣比i9-9900K UHD630快了許多,要說是CPU更快倒是也可以,畢竟UHD750目前就只有第11代CPU才有,下圖也可以看到,在開啟硬體加速後,其實轉檔時的苦力主要還是內顯。</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0affe4d0f5d504f1f7e9b2cba9efe1c.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0affe4d0f5d504f1f7e9b2cba9efe1c.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ME 轉檔中途.jpg" title="ME 轉檔中途.jpg"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順帶一提,常常聽到的QSV轉檔的畫質很差什麼的,確實有此情況,但沒這麼誇張到很差,這還是可以透過輸出格式來調整的,而且看影片我們真的不會暫停用寫輪眼來找碴,目標平台是串流平台就更沒差了,真的在乎轉檔慢慢用cpu爬也行。</span></p> <h2 id="c43db923-b8ed-41b3-b608-53e9bd7c6ed4"><span style="font-size:17px;">💬讓內顯也能加快響應速度</span></h2> <p id="544bced4-75df-43ad-8dc5-b374950b7ec7"><span style="font-size:15px;">其實要增加剪接效率,除了人為因素,在電腦這裡不是需要多強的硬體,對我們來說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span><br /> <span style="color:#FF0000;"><strong><span style="font-size:17px;">素材!!</span></strong></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家可以看看以下的畫面,這是prores的檔案,我們用滑鼠快速拖曳時間。</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d42298ea253238400a4c348431803aad.gif.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d42298ea253238400a4c348431803aad.gif"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prores swipe.gif" title="prores swipe.gif"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你以為在剪接時拉動時間軸是像這樣的情況嗎?滑鼠拖到哪裡就會顯示當時間點的畫面?</span></p> <h3 id="f03d60be-e7b1-4fe2-952e-bd68cf43e3eb"><span style="font-size:17px;"><strong>錯!!</strong></span></h3> <p id="a0e365bc-2fc4-42b8-9b01-179d16f1aec4"><span style="font-size:15px;">依照大部分使用者用的手機、單眼、攝影機所拍出來的h.264、h.265素材會是像下面這樣</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1267767e85e5ffefca9bb8c4982ad3ee.gif.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1267767e85e5ffefca9bb8c4982ad3ee.gif"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264 swipe.gif" title="264 swipe.gif"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拖曳時間軸的時間是不是覺得反應慢了好幾拍呢?</span></p> <p id="41046ea7-dd8b-4d2f-9cad-21e9ccc9f0a8"><span style="font-size:15px;">跟你說個秘密...這可是用了i9-11900K+RTX3070顯卡喔!!而且硬體加速也打開了,所以其實一台超強的硬體不是剪片順暢的重點,這速度其實跟只用內顯的延遲狀況差沒多少喔!</span></p> <p id="5fe27b5e-7c6a-416e-ae21-8dcb8d0627c2"><span style="font-size:15px;">只要是使用Long-GOP壓縮的影片都會有這種現象,這不是直接從premiere裡面選擇1/2或是1/4就可以解決的,根據素材壓縮的配置,會影響響應時間,例如素材high@5.1的速度就會比main@5.1來的慢許多,這裡不長篇大論壓縮格式,總之對影片剪輯來說像ProRes、DNxHR、Cineform甚至是RAW,才是業界後期流通的檔案。</span><br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7px;"><strong>那平常容易到手的h.264、h.265(HEVC)影片就沒救了嗎?</strong></span><br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也不是,這時候就要善用轉檔以及proxy代理功能,這裡建議不會占用太多空間的proxy代理功能,只要讓premiere另外運算好代理文件,那我們就能得到一個畫質差一些的小檔,用它來代替原檔剪接,剪接時就能得到較為即時的響應時間,這點就算是內顯也同樣即時喔!</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0850c9a644a770d2e612d855440c311f.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0850c9a644a770d2e612d855440c311f.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設定好要轉什麼格式的代理文件,一般來說low等級的都很順暢,尤其我們現在用內顯,內建準備給我們的格式已經很足夠了,如果有個人喜好也可以自訂。</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63a9013ecf71c8d59a307a2047d5e27.gif.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63a9013ecf71c8d59a307a2047d5e27.gif"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proxy swipe.gif" title="proxy swipe.gif"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連結成功之後呢,h.264的檔案也可以變得無比順暢!UHD750也能順暢製作4K專案,而且不論是切換原檔還是渲染輸出,軟體都能快速切換回來。實際步驟不是只有兩張圖啦...但要是詳細介紹完,這就變剪接軟體的教學了,所以還是麻煩大家先自行搜尋吧😂</span><br /> </p> <h2 id="46040b55-d4cb-4183-a725-ccf286fef187"><span style="font-size:17px;">💬內顯其實是和顯卡互補的幫手</span></h2> <p id="0acc6687-754a-4702-b697-56df4206bf96"><span style="font-size:15px;">最後補一下顯卡測試,但這裡還是針對內顯的作用來做補充,因為針對顯卡的成績參考資料已經很多了,也好家在在顯卡缺貨的現在,還找到了哥們借到這張技嘉的RTX3070顯卡!</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91c5a1720ba77b96c5fe06b66a6b981.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e91c5a1720ba77b96c5fe06b66a6b981.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p> <p id="2e341cdf-7cd6-4f3b-a7ca-1aaff2a5fe7b"><span style="font-size:15px;">只是插上顯卡後就要注意了,BIOS內如果沒有做修改,那預設的"自動"選項在插上顯卡後,內顯是會被關閉,所以記得到BIOS中額外將內顯啟動並確認有安裝驅動,內顯正確啟動才能使用QSV喔。</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dd64f1f3568e41c8a5dc111401a7490c.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dd64f1f3568e41c8a5dc111401a7490c.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8adc04d278dc2988e17a1f0aab8605d1.pn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8adc04d278dc2988e17a1f0aab8605d1.pn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啟用成功後裝置管理員可以看到兩張顯卡的存在。<br /> 好!一切準備OK,就立馬上機看看顯卡對內顯有什麼幫助!! (反了吧?!)</span><br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Media Encoder轉檔測試中可以發現事有蹊蹺。</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637af62f4d0067fdb595212950531421.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637af62f4d0067fdb595212950531421.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ME h265 CL 顯卡內顯.jpg" title="ME h265 CL 顯卡內顯.jpg"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當你選擇openCL硬體加速,以內顯當作主力編碼,獨顯3070還是有在運作?!</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6420e698cccbe91bbab9c257e2d9d3aa.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6420e698cccbe91bbab9c257e2d9d3aa.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ME h265 cuda 顯卡.jpg" title="ME h265 cuda 顯卡.jpg"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然後當你選擇CUDA硬體加速,獨顯當作主力編碼,內顯也在少量的運作的狀況是?!</span><br /> </p> <p id="d843081d-4923-4fbd-9470-c09629a878eb"><span style="font-size:15px;"><strong>Media Encoder選擇不同硬體加速時的時間測試:</strong><br /> 其實Media Encoder會聰明的將編碼以及解碼還有特效,分開給不同的資源做加速,所以選擇不同的加速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許能找到更好的組合進一步減少時間,畢竟轉檔素材多的時候省下的時間自然會變得可觀。</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842688813f7ec9e2ac43f15a4e9e6ff5.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842688813f7ec9e2ac43f15a4e9e6ff5.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以這個測試當說明,將檔案轉成h.264的時候選cuda加速速度更快,但轉h.265時,使用內顯openCL加速速度更快。</span><br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同樣來到HandBrake這裡也做測試,將顯卡跟內顯同時啟用。</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1fcb08ee718bf64848dc96e5f5aba7f.pn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1fcb08ee718bf64848dc96e5f5aba7f.pn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HB 編碼器設定.png" title="HB 編碼器設定.png"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只要在軟體設定將編碼交給顯卡,將解碼交給內顯QSV...</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75521fa037616586bf4499e411691b0a.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75521fa037616586bf4499e411691b0a.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HB 轉檔中 內顯獨顯都有運作.jpg" title="HB 轉檔中 內顯獨顯都有運作.jpg"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就會看到內顯跟獨顯開始分工合作了!!</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09483832bb63ac9545cf91d231039fb.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09483832bb63ac9545cf91d231039fb.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得到結果就如同這張表,跟UHD750比不用說,一定得縮短時間的,但跟同樣用RTX3070的R9-3900XT比,i9-11900K時間確實比R9-3900XT更短一些,尤其是Handbrake內h.265 10bit明明不支援NVENC,但是得益於QSV的支援,硬是將成績大幅縮短,這部份真的是內顯得加持,A家平台這點上就不吃香了,必須多核心硬扛,當然軟體對什麼平台有更多優化也是其中的變數。</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0c5bf2217c3c02a6cd2c06bb0b372ec.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30c5bf2217c3c02a6cd2c06bb0b372ec.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HB 編碼器設定3.jpg" title="HB 編碼器設定3.jpg" / /><span style="font-size:15px;">HandBrake的編碼器只支援QSV的10bit,在啟用QSV解碼後,能讓顯卡也能加速轉檔速度,分擔不同工作。<br /> <br /> 這點在我製作評測時錄影,也同樣有受惠,在螢幕錄影軟體中,例如OBS、Bandicam中,將影片的編碼格式換成Quick Sync Video即可使用內顯錄製,讓獨顯專心跑遊戲。</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c739cb5b5e2b5b995b655766d44ef42.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c739cb5b5e2b5b995b655766d44ef42.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OBS QSV.jpg" title="OBS QSV.jpg"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5f645737823386f72759f9a16667caf.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f5f645737823386f72759f9a16667caf.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OBS QSV2.jpg" title="OBS QSV2.jpg"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OBS裡,在設定的輸出—>錄影或串流裡面,都可以在編碼器這裡看到QSV選項。</span><br /> <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4b9d0a68d71ec0415328fdbbe99d460.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94b9d0a68d71ec0415328fdbbe99d460.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alt="bdc qsv.jpg" title="bdc qsv.jpg" / /><span style="font-size:15px;">Bandicam裡,在影片的格式設定中,可以在編解碼器這裡看到QSV選項。<br /> <br /> 下圖就是Bendicam錄製畫面時的FPS差異。</span><br /> <img src="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a034a6a3903935420902a642cbf9432f.jpg.tmp" data-original="https://timgm.eprice.com.tw/tw/nb/img/2021-06/19/5649871/eprice_1_a034a6a3903935420902a642cbf9432f.jpg" title="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alt="今天, 我們用內顯剪4K ! i9-11900k的最大提升 UHD750評測" border="0"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可以看出比起使用獨顯一邊玩遊戲一邊錄影,還是將錄影工作分給內顯吧,FPS直接提升了10~20張左右,而且觀看截錄的影片時,內顯錄製的畫面卡頓也會比獨顯少許多,我想這對於直播或是需要顯卡高負載運作連帶要錄影的使用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span></p> <p id="60c392cb-19ae-43a7-8d87-68727958d1fa"><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可不是那種萬一顯卡壞了還有內顯這種備胎的概念,而是真正有實際作用的用途😎</span></p> <p id="e059b68d-1c39-4e7e-8538-d3b1ff3575f3"> </p> <h2 id="443caf4d-202f-4730-b4c0-fdbe5c3a56d2"><span style="font-size:17px;">💬結論-不管廠商還是消費者,目光都不在11代身上</span></h2> <p id="99059846-4204-45a8-975c-9a2f7fd26500"><span style="font-size:15px;">UHD750對比UHD630,無論是在遊戲、剪輯、轉檔上都有巨幅的進步,比起CPU本身微幅的進步確實耀眼的多,但如果對比完整的Xe繪圖架構,老實說提升還是不夠,畢竟這是歷經4代後的久違更新,而且還是桌機版本,我們希望看到的是至少像Xe 96EU那樣的成績單,不論是什麼理由,以14nm的最後一戰來說確實是不夠漂亮,但大家也知道其實…14nm最輝煌的時期早已過去,現在只是在榨14nm僅有的最後價值而已,看官方狂放12代core消息就理解了😭。</span><br /> <br /> <span style="font-size:15px;">好的,那到這邊也差不多要下結論了,intel 11th Core i9-11900K 在經過各大評測平台測試後,大家得到的結論都差不多,高時脈帶來的效能成長,連帶的就是難以壓制的高溫及極高的功耗,日常使用也感受不到IPC帶來的20%提升,但極限測試畢竟是極限測試,其實在我的使用過程中發現高溫高耗電並非是常態,其實在渲染或是影片轉檔時,也沒發生燒機時看到的那種的驚人高溫、高功耗曲線,就算有也是短時間的曇花一現,其實intel的各種智慧加速發展到現在真的進步很多,可能是歷年都為了效能在跟溫度、耗電拉鋸吧😗,結果反而延伸出現在的TBV、ABT這些Turbo技能,這點跟A家倒是蠻像的,總之CPU就是默默在背後提供你僅需要的效能,intel在這種環境磨練下來後,我反而超級期待12代core 10nm的出現,所以我也是轉移目光的使用者之一😅,祈禱intel 12代能打一場漂亮的首戰,跟對面打個旗鼓相當。</span></p> <div> </div>
intel 14nm CPU終於在11代CORE迎來終末,不只迎來了架構的升級,提升了19% IPC,TVB、ABT讓CPU智慧調整時脈頻率,在溫度許可下支援更高的時脈,但對剪接師專職的我來說,最期待的大更新莫過於Xe繪圖架構的升級了,尤其2021是相當特別的一年,在購買不到獨顯的情況下,內顯反而更加顯得重要,今天除了要測試UHD 750對比UHD 630的進步以外,還要來進行我相當感興趣的4K影片的編輯轉檔測試!
💬 UHD 630 交棒成功
去年在筆電推出Xe-96 EU時就對這次效能的進步感到相當驚訝,因為UHD 630這個老屁股在經歷了8、9、10代,如果再算上7代的HD 630,那就整整跨了4個世代了!而現在大招終於憋出來,UHD 630成功交棒下台一鞠躬了,不過後來公佈了桌上版本內顯閹割到32 EU,這刀砍得這麼大,不免還是讓人覺得失望。
💬Intel UHD graphics 750 完整的多媒體支援
那全新的Xe繪圖處理器UHD 750有哪些比較重要的規格:
圖表上可以看到Xe-96 EU的規格確實明顯高於UHD750,反倒UHD630跟UHD750規格上沒有拉開太多差距,更不用說24EU的UHD730了。
但我最在意的其實是這次新顯卡的編碼解碼能力,這可說是目前支援最完整的多媒體能力了,先來看看以下關於解碼部分的效能。
UHD 750 播放4K VP9 24P影片,無掉格完整流暢。
UHD 750 播放8K VP9 30P影片,無掉格完整流暢。
UHD 750 播放8K AV1 60P影片,無掉格完整流暢。
HEVC硬體編碼解碼來到了12bit,連最新的AV1都可以進行解碼,基本上可以播放到8K AV1、8K VP9可以說目前串流影音界已經可以暢遊無阻看到爽了,目前主流串流影音平台高畫質水平的串流影片,都脫離不了以上這些編碼的影片 (h.264太主流就不提了)。
簡單來說,你可以用UHD750在Youtube、Facebook、Netflix這些平台觀看到畫質最高的影片,畢竟AV1就是在同樣的檔案流量下可以有更好的畫面解析力,以多媒體能力來看,同樣有這種解碼能力的就是RTX30系列顯卡了。
💬i9-11900K測試平台
在進實際測試前,先來了解一下這次的主角
CPU: intel i9-11900K
主機板: Gigabyte Z590 AORUS TACHYON
記憶體: ADATA XPG 16G 3200 D10 8G X 2
硬碟: WD M.2 藍標 SN550 500G
散熱: 酷碼 MasterLiquid ML360 V2 水冷
電源: ADATA XPG CORE REACTOR 750W
這真的是我用過最威的主機板了...12相供電,每組還能承受100A的電流,各種方便超頻的功能、切換的開關、雙BIOS、豐富的IO介面、WIFI 6等等...可說是專為超頻而生的主機板,可惜今天只用來做影片剪輯測試😂
上機囉~360水冷排感覺就是威阿!!感謝intel的贊助!!
💬CPU性能簡單測試
關於TVB、ABT將它設定為開啟,但溫度雖然官方寫了100度安全運作,但我還是怕怕的,溫度牆設定在95度;另外跑分終究是參考用,實際效能當然還是要在實際程式中體驗才知道。
CPU-Z 跑分:
Cinebench R23 跑分:
這跟廣大3C評測主們做出來的結果差不多,有24執行緒的3900XT在多核上多出許多優勢,單核則是時脈更高的i9系列效能更好,不過我i9-9900K的平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服役中的電腦,不是重灌的新系統,分數好像比大家測得又低了不少。
Cinebench R23的10分鐘單核測試中,時脈穩定1顆維持5.3Ghz,所以單核成績在上面表格中i9-11900K算一支獨秀了。
i9-11900K燒機十分鐘溫度最高83度,但沒有長時間持續維持5.1Ghz,CPU燒機最大功耗224w,再調高溫度牆的話我相信功耗可以更高,高功耗算是11代比較大的弱項,也代表14nm的優化算是到頭了,intel對於功耗這塊可能已經放飛自我,為了換取到更高的效能😂
💬內顯遊戲性能簡單測試
雖然內顯跑3A遊戲作品沒什麼意義,但成績方便大家比較UHD750跟UHD630的性能。
3D Mark 基準測試:
UHD750分數對比UHD630增長約62%,進步極大。
遊戲平均FPS:
大型遊戲UHD750也有至少40%以上的進步,電馭叛客2077因為UHD630一直閃退無法進入遊戲直接給0,其他遊戲都有超過FPS30以上達到勘玩的水平,老實說提升是巨大的,大概是獨顯GTX750的水平,但說要拿來玩遊戲那倒是還差地遠。
玩玩競技類網遊或是2D獨立遊戲還行,在3A遊戲為了提高FPS犧牲掉畫質,那種傷眼的畫面還是不忍直視...還是別用內顯玩3D遊戲吧。
不過以上測試中分數的進步讓我期待,希望在等下影片剪接的主要測試中也能看到這巨幅的進步,接著就進入今天的主要題目。
💬測試前先認識今天的素材主角
以輕4K剪輯為目標,我準備了三種檔案素材格式,都各有許多不同鏡頭的素材,不過ProRes算是對照組啦,這不是一般手機拍攝時可以取得的檔案,而是要到單眼或是攝影機才有的格式。
準備三種格式也是想看看,不同格式之間是否對流暢度有不同的差異,但對我們剪接師來說是不太喜歡看到h.264、h.265這種Long-GOP的檔案,所以除了ProRes的格式其他都相當不利於剪輯,所以一定要開啟premiere的硬體加速,利用硬體的解碼能力進行預覽跟運算,讓UHD750跟UHD630也可以順利剪輯。
💬4K預覽及轉檔的表現
剪接的預覽表現以Premiere pro 2020為主要測試軟體,因為其他的剪輯軟體一來使用者較少,二來沒有可以直接切換品質的選項,那本來想使用premiere最新的2021版本,但聽說2021對新內顯的支援性還未完善,而且測試中屢次遇到畫面凍結,所以還是先以2020版為主。
我們將premiere預覽的品質設定在Full,也將板手的High Quality Playback的功能開啟,確保預覽的畫面在最高畫質,因為沒開啟的情況,讓影片降品質的話內顯當然剪得動沒有問題,連同UHD630都可以順利剪接,不過這樣就直接破關也不用測了😑。
Premiere pro 4K 24P 預覽FPS:
本來想看看在不同素材間是否會有不同的預覽速度,但目前這樣看是這些素材在預覽速度上並沒有差異,那1、2格的差異也在誤差值內,兩張內顯都處於滿載狀態,但CPU則是只有prores檔案處於較高的負載,預覽h.264、h.265負載都很低,果然有硬體加速加持還是有差。
Premiere pro 4K 50P 預覽FPS:
格率50P的素材部分,兩張內顯播放時都是滿載狀態,CPU也同樣只有prores有較高的負載,雖然有著不同的bitrate跟格率,不同格式間FPS也沒有變化,所以目前效能的屏障還是卡在內顯的處理速度上。
兩次的預覽測試中,結果是UHD750都比UHD630高出60%左右,跟剛剛的遊戲性能差不多,提升都很大,但要直接使用最高畫質剪輯還是行不通,需要適時降低品質才能流暢預覽。
不過預覽對比中也能得知,在隨手可拍的輕4K影片拍攝上,到底要選擇相容性高的h.264,或是同畫質但檔案更小的HEVC,現在只要你是用premiere剪輯...
那可以安心選擇h.265(HEVC)編碼
剪接時的差異只在響應速度!!先看完成績,等下再來說響應速度是什麼。
Premiere pro 4K 50P 預覽FPS:
這裡測試的是如果多加了調色表現如何呢?如果開啟HQ預覽FPS來到個位數,已經不算能夠編輯剪接了,預覽看看靜態還行,當然就算是關閉了HQ也不是可以編輯的程度,尤其這時確實能看出兩張內顯的處理能力,EU多還是比較吃香一點。
影片有時候想做出風格難免要為影片調色,吸貓君在這裡建議,如果要加調色可以額外使用Adjustment layer,依照上表結果只要不開啟HQ,那就算是內顯也有很好的表現,利用Adjustment layer隨時開關特效,保證事半功倍,大大提升效率,讓你用內顯也能做到輕4K剪輯。
HandBrake 4K 轉 4K bitrate 20mb VBR測試:
HandBrake的轉檔測試中,我們挑了軟體內支援QSV加速的h.264、h.265、h.265 10bit做比對,輸出品質都一樣是4K 20mb VBR。
測試中i9-11900K UHD750高出i9-9900K UHD630約30%左右,編碼越複雜就越能拉開差距。
Media Encoder 4K 轉 4K bitrate 20mb VBR測試:
跟HandBrake情況大致相同,素材都是同一組,但速度比Handbrake慢了些。
兩套軟體測試,i9-11900K UHD750同樣比i9-9900K UHD630快了許多,要說是CPU更快倒是也可以,畢竟UHD750目前就只有第11代CPU才有,下圖也可以看到,在開啟硬體加速後,其實轉檔時的苦力主要還是內顯。
順帶一提,常常聽到的QSV轉檔的畫質很差什麼的,確實有此情況,但沒這麼誇張到很差,這還是可以透過輸出格式來調整的,而且看影片我們真的不會暫停用寫輪眼來找碴,目標平台是串流平台就更沒差了,真的在乎轉檔慢慢用cpu爬也行。
💬讓內顯也能加快響應速度
其實要增加剪接效率,除了人為因素,在電腦這裡不是需要多強的硬體,對我們來說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
素材!!
大家可以看看以下的畫面,這是prores的檔案,我們用滑鼠快速拖曳時間。
你以為在剪接時拉動時間軸是像這樣的情況嗎?滑鼠拖到哪裡就會顯示當時間點的畫面?
錯!!
依照大部分使用者用的手機、單眼、攝影機所拍出來的h.264、h.265素材會是像下面這樣
拖曳時間軸的時間是不是覺得反應慢了好幾拍呢?
跟你說個秘密...這可是用了i9-11900K+RTX3070顯卡喔!!而且硬體加速也打開了,所以其實一台超強的硬體不是剪片順暢的重點,這速度其實跟只用內顯的延遲狀況差沒多少喔!
只要是使用Long-GOP壓縮的影片都會有這種現象,這不是直接從premiere裡面選擇1/2或是1/4就可以解決的,根據素材壓縮的配置,會影響響應時間,例如素材high@5.1的速度就會比main@5.1來的慢許多,這裡不長篇大論壓縮格式,總之對影片剪輯來說像ProRes、DNxHR、Cineform甚至是RAW,才是業界後期流通的檔案。
那平常容易到手的h.264、h.265(HEVC)影片就沒救了嗎?
也不是,這時候就要善用轉檔以及proxy代理功能,這裡建議不會占用太多空間的proxy代理功能,只要讓premiere另外運算好代理文件,那我們就能得到一個畫質差一些的小檔,用它來代替原檔剪接,剪接時就能得到較為即時的響應時間,這點就算是內顯也同樣即時喔!
設定好要轉什麼格式的代理文件,一般來說low等級的都很順暢,尤其我們現在用內顯,內建準備給我們的格式已經很足夠了,如果有個人喜好也可以自訂。
連結成功之後呢,h.264的檔案也可以變得無比順暢!UHD750也能順暢製作4K專案,而且不論是切換原檔還是渲染輸出,軟體都能快速切換回來。實際步驟不是只有兩張圖啦...但要是詳細介紹完,這就變剪接軟體的教學了,所以還是麻煩大家先自行搜尋吧😂
💬內顯其實是和顯卡互補的幫手
最後補一下顯卡測試,但這裡還是針對內顯的作用來做補充,因為針對顯卡的成績參考資料已經很多了,也好家在在顯卡缺貨的現在,還找到了哥們借到這張技嘉的RTX3070顯卡!
只是插上顯卡後就要注意了,BIOS內如果沒有做修改,那預設的"自動"選項在插上顯卡後,內顯是會被關閉,所以記得到BIOS中額外將內顯啟動並確認有安裝驅動,內顯正確啟動才能使用QSV喔。
啟用成功後裝置管理員可以看到兩張顯卡的存在。
好!一切準備OK,就立馬上機看看顯卡對內顯有什麼幫助!! (反了吧?!)
在Media Encoder轉檔測試中可以發現事有蹊蹺。
當你選擇openCL硬體加速,以內顯當作主力編碼,獨顯3070還是有在運作?!
然後當你選擇CUDA硬體加速,獨顯當作主力編碼,內顯也在少量的運作的狀況是?!
Media Encoder選擇不同硬體加速時的時間測試:
其實Media Encoder會聰明的將編碼以及解碼還有特效,分開給不同的資源做加速,所以選擇不同的加速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許能找到更好的組合進一步減少時間,畢竟轉檔素材多的時候省下的時間自然會變得可觀。
以這個測試當說明,將檔案轉成h.264的時候選cuda加速速度更快,但轉h.265時,使用內顯openCL加速速度更快。
同樣來到HandBrake這裡也做測試,將顯卡跟內顯同時啟用。
只要在軟體設定將編碼交給顯卡,將解碼交給內顯QSV...
就會看到內顯跟獨顯開始分工合作了!!
得到結果就如同這張表,跟UHD750比不用說,一定得縮短時間的,但跟同樣用RTX3070的R9-3900XT比,i9-11900K時間確實比R9-3900XT更短一些,尤其是Handbrake內h.265 10bit明明不支援NVENC,但是得益於QSV的支援,硬是將成績大幅縮短,這部份真的是內顯得加持,A家平台這點上就不吃香了,必須多核心硬扛,當然軟體對什麼平台有更多優化也是其中的變數。
HandBrake的編碼器只支援QSV的10bit,在啟用QSV解碼後,能讓顯卡也能加速轉檔速度,分擔不同工作。
這點在我製作評測時錄影,也同樣有受惠,在螢幕錄影軟體中,例如OBS、Bandicam中,將影片的編碼格式換成Quick Sync Video即可使用內顯錄製,讓獨顯專心跑遊戲。
OBS裡,在設定的輸出—>錄影或串流裡面,都可以在編碼器這裡看到QSV選項。
Bandicam裡,在影片的格式設定中,可以在編解碼器這裡看到QSV選項。
下圖就是Bendicam錄製畫面時的FPS差異。
可以看出比起使用獨顯一邊玩遊戲一邊錄影,還是將錄影工作分給內顯吧,FPS直接提升了10~20張左右,而且觀看截錄的影片時,內顯錄製的畫面卡頓也會比獨顯少許多,我想這對於直播或是需要顯卡高負載運作連帶要錄影的使用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可不是那種萬一顯卡壞了還有內顯這種備胎的概念,而是真正有實際作用的用途😎
💬結論-不管廠商還是消費者,目光都不在11代身上
UHD750對比UHD630,無論是在遊戲、剪輯、轉檔上都有巨幅的進步,比起CPU本身微幅的進步確實耀眼的多,但如果對比完整的Xe繪圖架構,老實說提升還是不夠,畢竟這是歷經4代後的久違更新,而且還是桌機版本,我們希望看到的是至少像Xe 96EU那樣的成績單,不論是什麼理由,以14nm的最後一戰來說確實是不夠漂亮,但大家也知道其實…14nm最輝煌的時期早已過去,現在只是在榨14nm僅有的最後價值而已,看官方狂放12代core消息就理解了😭。
好的,那到這邊也差不多要下結論了,intel 11th Core i9-11900K 在經過各大評測平台測試後,大家得到的結論都差不多,高時脈帶來的效能成長,連帶的就是難以壓制的高溫及極高的功耗,日常使用也感受不到IPC帶來的20%提升,但極限測試畢竟是極限測試,其實在我的使用過程中發現高溫高耗電並非是常態,其實在渲染或是影片轉檔時,也沒發生燒機時看到的那種的驚人高溫、高功耗曲線,就算有也是短時間的曇花一現,其實intel的各種智慧加速發展到現在真的進步很多,可能是歷年都為了效能在跟溫度、耗電拉鋸吧😗,結果反而延伸出現在的TBV、ABT這些Turbo技能,這點跟A家倒是蠻像的,總之CPU就是默默在背後提供你僅需要的效能,intel在這種環境磨練下來後,我反而超級期待12代core 10nm的出現,所以我也是轉移目光的使用者之一😅,祈禱intel 12代能打一場漂亮的首戰,跟對面打個旗鼓相當。